小说首页 > 军事 > 再创辉煌 >第二百二十三章 东连舟山西连太湖224(2 / 2)
  • 手机阅读本书

第二百二十三章 东连舟山西连太湖224(2 / 2)

综合各自已经获取的造反资源,已经拜了把子的土国宝和吴胜兆,迅速达成了“东联舟山西连太湖”的反正归明战略。

最近两年,土国宝、吴胜兆参与过对以吴日生等人为首的太湖义军的围剿。

吴日生是苏州府吴江县人,崇祯十六年进士,曾经在史可法幕中任参军,顺治二年夏弘光朝廷覆亡后,吴日生和举人孙兆奎等人同入太湖起兵抗清,之后数次收复吴江县,屡次击杀大清吴江知县和吴江署县事,还在去年三月击毙率军前来镇压的吴胜兆麾下副将汪懋功,消灭清军上千,其麾下太湖义军也是江南地区规模较大的抗清势力。

值得一提的是,吴日生是比较包容的人,甚至马士英这种已经臭名昭著、人人喊打如过街老鼠的弘光朝奸臣,他也可以收留,这种胸怀,是他能够凝聚很多之前就是太湖水匪的各部太湖义军一起抗清的重要因素。

去年夏,吴日生在浙江嘉兴府嘉善县被清军擒杀,在吴日生牺牲后没几天,马士英也被清军捕杀,虽然马士英这家伙活着的时候不怎么干人事,但终究也算是殉国了,至少这一点还是值得肯定的。

但好像也就这一点值得肯定了……

吴日生虽死,但土国宝、吴胜兆却是和太湖义军剩余部队中的许多头目建立了比较良好的关系。

确实算得上是良好,毕竟,吴日生死后,太湖义军士气大衰,在大清剿抚并用的策略之下,许多失去信心的义军头目向土国宝、吴胜兆投降,成为了土国宝、吴胜兆的下属,自然就与之建立了较为良好的关系……

不过,到目前为止,太湖还是有一些义军在活动的,只不过声势远远比不上以前,而他们多多少少也是和已经投降的太湖义军首领有联系的。

湖广大捷消息的传播,使得许多太湖义军首领,无论是已经投降的还是继续抵抗的,重新燃烧起了抗清的信心。

也或许本来他们心中抗清的信心之火就从来没有熄灭,这些前义军首领在推动土国宝、吴胜兆下决心反清的过程中,发挥了较大的作用。

比如,明确告知土国宝江南巡按弹劾他消息的,就是土国宝之前收编的太湖义军头目。

而在吴胜兆这边,其之前收编的太湖义军首领则是在联络舟山明军这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虽然相较主时空历史要晚了几个月,但吴胜兆总归还是通过麾下曾经是抗清义军首领的戴之俊、吴著等人,联系上了暗自在苏松一带从事反清复明活动的陈子龙等人,然后又通过陈子龙联系到了舟山的黄斌卿、张名振、沈廷扬、张煌言等人。

陈子龙,松江华亭人,是复社巨子,于崇祯十年中进士,以经世致用自命,在江南绅衿中有较大的影响力,前年,江南沦陷后,陈子龙投身反清复明运动,和同乡徐孚远、夏允彝等人举义师,联络在吴淞地区抗清的镇南伯黄蜚、大明吴淞总兵吴志葵一同抗清,没有坚持多久,黄蜚、吴志葵就兵败自杀,夏允彝自尽,陈子龙比较幸运,没有被清军抓到,回家蛰伏起来。

去年,陈子龙试图前往福建找隆武朝廷,没有成行,后来又联络吴日生的太湖义军,图谋再起,吴日生兵败被杀后,陈子龙再次幸运地没有被清军抓到,继续回家蛰伏,目睹着在强大的清军面前,抗清义军屡起屡扑,陈子龙不能不感叹匡复大业不成,报国无门。

本想屏居丙舍、断绝人事往来,不再冒着杀头的风险从事毫无希望的反清活动,但陈子龙终究还是不甘心,与弟子兼好友夏允彝之子夏完淳以及钱旃等人密谋再起义师。

按照主时空历史,本来今年因为牵扯到吴胜兆反清事件,这回运气不再好的陈子龙、夏完淳等人,就要被杀害,然而在这个时空,吴胜兆的反清推迟了好几个月,甚至由于天下形势的急剧变化,连土国宝都想着反正,大哥都开始密谋造反了,作为小弟的苏松清军对苏松常镇各府的管控当然不够严格,因此陈子龙这些人暂时还活着。

从旧交戴之俊这里得知了吴胜兆想要反正的风声,陈子龙非常高兴,他在崇祯年间任绍兴府推官的时候,和当时也在绍兴为参将的黄斌卿有交情,于是,陈子龙慨然允诺给舟山黄斌卿写信牵线搭桥。

在唐鲁争立时期尊奉隆武朝廷而且被朱聿键封为肃虏侯的黄斌卿,其部现在是据守舟山的主要明军,不过,鲁监国官员定西侯张名振、户部右侍郎沈廷扬、监军张煌言也有一部分军队驻守于舟山。

虽然隆武朝廷已经被清军彻底摧毁,可因为唐鲁之间以前的过节,以及黄斌卿有割据自雄之意,将舟山地区视为自己的禁脔,黄斌卿还是继续尊奉已经死的不能再死的隆武帝朱聿键,心中对兵败移驻舟山有抢他地盘嫌疑的鲁监国文臣武将颇为不满。

当然,现在毕竟是大敌当前,都被敌人赶到岛上了,黄斌卿和鲁监国的张名振、沈廷扬等人总归还是能够保持一定程度的克制,虽然屡有摩擦,但总体上还是能够和平相处的,至少目前没有大打出手。

以后就说不定了。

八月,得到陈子龙派来的信使后,舟山的黄斌卿、张名振、沈廷扬、张煌言、徐孚远等人商量了一下,终于同意派部分兵将参与接应。

具体而言,黄斌卿对于接应吴胜兆反正虽然没有明确反对,但显然也不怎么热心,主要强烈支持接应吴胜兆的是张名振以及徐孚远。

徐孚远就不用多说了,他是陈子龙的同乡好友,早年和夏允彝、陈子龙、周立勋等人结“几社”,为“几社七子”之一,在前年江南沦陷剃发令下达之后的那一波抗清起义失败并且儿子战死之后,徐孚远也不蛰伏,就是拖家带口坐船前往福建投奔隆武朝廷去了,后来隆武朝廷覆灭,他又转投鲁监国,继续抗清,现在听到好友来信联络吴胜兆反正,当然坚决支持。

而张名振则是考虑到当时的形势,由于呆在舟山这个群岛上,张名振的消息灵通程度不仅比不上大雄,甚至连大清都比不上,当时接到陈子龙来信的他,自然不知道朱由桹麾下大军在湖广高歌猛进的事情。

张名振只是了解到浙闽尤其是福建,近期在鲁监国的倡导下,义军飚发,眼看着再过一年半载,就要全境光复了……

在张名振看来,若是能够联络吴胜兆,让他尊奉鲁监国,而后光复南都,会更加有助于加速监国鲁王殿下光复浙闽的行动。

若是在光复浙闽以及南都之后,奉监国鲁王殿下到南都称帝,那他提出的“三分天下”的战略构想,就基本成功了!

显然,还没有亲眼见识到“大明唯一正统皇帝”朱由桹恐怖实力的张名振,还是对奉迎鲁王朱以海称帝,抱有幻想。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查看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