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首页 > 军事 > 嘉和纪事 >第四十九章 案情背后49(1 / 2)
  • 手机阅读本书

第四十九章 案情背后49(1 / 2)

世人传言是与卢松毅做了半辈子好兄弟的韩竞韩相爷把他送进了刑部大牢,但钱不弃他们却查到,真正掀起这场让定国公府倒台的风波的却是一个不起眼的御史。

这名御史的履历很是值得琢磨。他姓李名昇,本是寒门子弟,在世家扎堆的旧都靠着寒窗苦读,挣扎了二十年才成功腾挪到新京谋得一个不入流的官位。若无意外,他大概率会当一辈子的不入流小官。

但奇怪的是,一年多前,李昇却突然青云直上,连升几级,进了御史台摇身一变成了一名监察御史。

初到御史台的那段时间,李昇十分老实,完全没有突然平步青云的自傲。一副老好人的模样,同僚将不想做的杂事推给他,他也毫无怨言。

然而,就在众人以为李昇不过是个走了狗屎运,没什么背景的软柿子的时候,他又突然一鸣惊人。

在一日朝会上,李昇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言之凿凿地历数定国公卢松毅的十大罪过,其中排在最前的便是里通外国。

他的这一举动可谓是石破天惊,立刻有与定国公交好的文武官员出言呵斥他不知所谓、出言不逊。但也有一些与定国公明里暗里不对付的人阴阳怪气地表示空穴不来风,要求彻查。

不过,这个时候大多数人只以为李昇是想出头想疯了,才敢拿定国公当筏子博取关注。便是那些与定国公有矛盾的官员出来顺水推舟地帮他说两句话,也纯粹是为了恶心一下定国公,没人会真的把李昇说的那些话当真。

当时定国公正告病在家,便有人建议请他上朝当庭抗辩。却被韩竞以定国公劳苦功高,不能因为一个御史风闻言事就让他拖着病体上朝为由拒绝。

但他同时表示御史所奏之事事关国体,必须重视,便着御史台和大理寺先行探查。

韩相竟然没有直接将此事按下,还推出了御史台和大理寺来进行查探。这种不同寻常的举动让一些嗅觉敏感的官员闻到了一丝不祥的味道。

对于韩相的命令,御史台和大理寺自然不敢轻忽。两部的官员领命后第一时间就找上了李昇,问询他所述定国公有罪之事有何依据。

万万没想到,李昇居然真的拿出了一封北漠王庭贵族与定国公往来的书信,信中除了有北漠贵族的金印外还有定国公的签章。

而书信的内容则是北漠贵族感谢定国公在凉州借职务之便为北漠的商队大开方便之门,让北漠能够获得大齐生产的优质的兵甲武器。而北漠为表谢意,愿意送给定国公良马五百匹。

继续查下去,两司官员果然查到凉州在那之前曾上报朝廷有一笔数量较大的武器损耗,请求朝廷进行补给。与此同时,凉州守军却在巡卫边境时运气极好地遇到了一个野生马群,收获良马数百匹。

这可真是巧之又巧,有那封信在前,参与调查的官员很难不怀疑这两件事之间有着某种不可告人的关联。

令人奇怪的是,在调查的过程中,李昇总能在线索中断、调查停滞不前或者方向偏离的时候拿出新的证据让调查得以继续下去。

当然都是往对定国公不利的方向进行下去。

不是没有人质疑李昇提供的证据来源不明,但负责查案的主官之一,大理寺卿陆怀瑾都听之任之,底下人即便心中犯嘀咕也不好言明。御史台的人就更不可能拆自己人的台了。

以至于整个调查过程出奇的顺利,没过两日便将李昇当日在朝会上所控诉的定国公的罪行查得一清二楚。结论就是罪名无误,证据确凿。

有了这个结论,御史台联合大理寺上书要求逮捕罪臣卢松毅。虽然仍有不少官员打心眼里不相信两司的调查结果,但迫于形势也没办法为定国公辨明。只得寄希望于韩相能够力挽狂澜。

但让所有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韩相并没有因为定国公是他的多年老友就有所徇私,而是直接下令让刑部封府拿人,并着刑部、大理寺和御史台三司会审。

就这样,堂堂大齐战神、定国公卢松毅连上朝抗辩的机会都没有就被下了刑部大牢。

进入刑部大牢后,卢松毅不知为何,在面对三司官员的审讯时一言不发。这让那些参与审讯的官员中相信他清白的人想要帮他都无从下手。

卢松毅的不配合让案情几近停滞。三司的官员中谁也不敢在卢松毅还未松口的时候就给他定罪。

这样僵持了数日,大理寺卿率先忍不住,他上报朝廷,谈及卢松毅态度恶劣、拒不配合,恳请允许对他用刑。

朝会时文武百官在此事上议论纷纷,但绝大多数人都以为对为大齐立下赫赫战功的定国公上刑实为不可。 果不其然,韩相当场拒绝了大理寺卿的请求。但他同时表示,如果卢松毅一直拒不配合,只要证据充足,为其定罪亦无不可。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查看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