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首页 > 耽美 > 暗香如故之再嫁 >第31章 玉簪31(2 / 2)
  • 手机阅读本书

第31章 玉簪31(2 / 2)

不是黄有德,是赵强。

‘姑父和管事的去了盐场那边,一时半会回不来,大小姐有什么事,可以吩咐小的去做。’赵强正处于变声期,一副公鸭嗓,让徐婉不禁莞尔。

她笑道:‘也没什么大事,等你姑父回来再说吧,让你小姑带你先去吃饭。’

燕儿感激的向徐婉谢恩。

本来是跟黄有德准备的午饭,想着大中午叫来,他肯定顾不上吃午饭就会赶来。

赵强却不肯跟小姑下去,执拗的跪在徐婉面前:‘大小姐,小的也可以帮您办事,您相信小的,这段时间小的一直跟在姑父身边跑腿打杂,您交代的事,小的也能做好。’

燕儿在一边着急,大小姐做事自有安排,姐夫见多识广,帮大小姐做事稳当,你一个黄毛小子冒什么尖。

黄有德不但账目做得好,人际交涉这些也不错,徐敏旭新筹备的盐场负责队里正是缺人的时候,见黄有德有能力,又是女儿推荐的人,倒是把黄有德当自己人在重用,他一人身兼数职,账目、招人、伙食都是黄有德在安排。

赵强养好伤后,去黄有德族弟的酒楼里学着跑了两个月跑堂,都快出师了,哪知掌柜有个亲戚也托了掌柜想来酒楼做活,赵强便被挤了下来。

黄有德见徐老爷有重用自己的意思,便叫赵强跟在自己身边跑个腿,要是表现好,被管事的看重,能在盐场找份活计,也不比跑堂差。

赵强跟在黄有德身边跑前跑后的,涨了不少见识,以前在村里,他仗着跟父亲学了一招半式,上山打打猎,回家种种地,就觉得日子有盼头。后来他惹了祸,家没了,地也没了,就想着找份活计养活一家人就行,可是跟在姑父身边,他看到了有能力的人,不但可以挣钱养家,还可以得到别人的尊敬,因此他就不想浑浑噩噩的在家人的庇护下过一辈子了。

赵强这段时间一直在外面跑,皮肤比之前更黑了,人也长高不少,徐婉以前就有买下赵强的打算,只是跟燕儿接触久了,知道她们家不会愿意让赵强做奴才,便打消了这个念头。

现在赵强自己说要帮她办事,她觉得也是个契机。

‘如果,我吩咐你的事,会有危险,你还愿意做吗?’徐婉正色道。

赵强一怔,又忙大着胆子说:‘小的不怕危险,就算真的有危险,就当报答大小姐的救命之恩了。’

他知道,他能平安出狱,他们家之所以还没有垮下去,都是靠徐家大小姐的恩惠,所以他想报答大小姐,也想跟着大小姐学到更多的本事,不再随意受人欺负。

徐婉看向一旁的燕儿,‘你可同意你侄儿帮我办事?’

燕儿瞪了跪在地上的赵强一眼,这才对徐婉恭敬道:‘小姐要抬举强子,奴婢高兴还来不及,只是奴婢怕他年少,不知轻重,办砸了小姐的差事。’

赵强见小姑瞪他,他有些怯怯的,一直以来,小姑都比大姑严厉,她知道小姑是怪他不懂规矩,可若是他不主动争取,那里有机会冒头,他现在是能力不够,但可以先帮大小姐从小事办起,多做多学,以后就能像姑父一样,帮大小姐办大事了嘛!

徐婉笑道:‘无妨,只要你同意、你侄儿愿意学,从小事办起,办不砸。’

既然说是从小事办起,就让他帮忙关注一下老太妃的身体状况,这事比较简单,观察王府采买下人们每天进出的神色和采买的菜品,老太妃若是不好,王府众人也不好大鱼大肉。

她找黄有德,原本是让他帮忙盯着沈澈,看他有没有私下接触四叔,徐叔这边盯四叔,沈澈那边却不敢让徐叔去盯,太打眼,怕沈澈发现。黄有德人面广,可以找他信得过的人去做,发现了也不容易牵扯上徐家,结果盐场那边已经开始动工,他这段时间忙得晕头转向的,徐婉最后想想,还是不分他心了。

至于赵强,还是个半大小子,沈澈那里就算了,别不小心,折了进去。他被徐婉安排去了南大街上徐家的一个笔墨铺子做学徒,这也是他自己选的。

当日徐婉给了两个铺子选择,一个是茶叶铺子,一个是笔墨铺子,这两个铺子生意一般,他既能学到东西,徐婉有事吩咐,他也能随时抽出身来帮徐婉跑腿。

赵强最后选择了笔墨铺子,因为他觉得既然要出人头地,只认识几个简单的字可不行,还是得学会认、学会写更多的字,才能像姑父一样,什么事都难不住,什么事都办的好。

徐婉见此也很欣慰,肯学,肯干,又有目标,那就不愁不成功。

好在老太妃自身身体健康,不过五六天,赵强来报,王府的奴仆出门又是开开心心的,采买份量品质也恢复如常,并且他还打听到容华县主在王府宴请后的第五天离开汉城,回辽东去了。

所以赵强推测,老太妃身体已经康复。

不错,能从多个方面来佐证自己的推测,假以时日,赵强也能练到他姑父的本事。

转眼就到了三月,这个月下旬二十日是徐婉的及笄日,徐家早就开始做准备了,宴请的宾客,簪钗的人选,簪者的人选,及笄礼的准备,总之张氏从二月里就开始合计忙碌。

反观徐婉,除了二月底配合裁衣服的绣娘量量身、选选面料款式以外,基本没有她什么事。

徐叔说,四叔那边也无事发生,除了芳小姐二月出去逛过几次街,其他一切照旧,徐婉总觉得心里不踏实,但也说不出哪里不对。

徐婉也只有压下心底的不安,只盼着父亲能在她及笄日之前赶回来。

盐场开采出了第一批盐,三千钧竹盐,三月初,徐敏旭将收好的春茶、丝绸集齐装箱,连同第一批竹盐一起打包运去北方。竹盐的数量不多,也不是精盐,算是投石问路吧。徐敏旭亲自去北方寻找买家,等打开了市场,以后盐场在扩大规模,产出精盐,就能盈利了。

只是徐婉没能盼望到父亲在她及笄日赶回来,反而收到徐家货船被劫,父亲被水匪扣留的消息。

</p>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查看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