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首页 > 奇幻 > 历史直播:祖宗!我的书店都空啦 >第144章 朕心有悔144(2 / 2)
  • 手机阅读本书

第144章 朕心有悔144(2 / 2)

嬴政,这位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始皇帝,当他从光幕中得知自己被方士所欺骗,心中涌起的波澜,远非言语所能轻易描绘。

起初,他只觉一股难以名状的寒意从心间弥漫开来。

那是一种被背叛的愤怒与耻辱,混杂着对不朽追求的绝望。

他晚年将希望寄托于方士的承诺,期待着长生的秘药能让他超脱凡尘,永享帝位。

然而,真相的揭露,却如同一记重锤,狠狠砸在他心中最脆弱的角落。

“卢生、侯生,尔等欺君罔上,辜负朕之信任!”嬴政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其中的怒意几乎要将周围的一切震碎。

他深知,自己的愤怒不仅仅是因为被欺骗,更在于这份欺骗触及了他作为帝王的尊严与权威。

嬴政注视着光幕沉默良久,平复情绪后缓缓开口:“诸位爱卿,后世对朕与李斯的焚书、坑术士之举,多有微词。朕欲问诸位,此策当真有失偏颇?”

李斯拱手道:“陛下,臣以为,焚书之举乃出于无奈。古书多言旧制,易惑人心,不利于新法推行。坑术士,实因彼等妖言惑众,扰乱民心。然,后世之言,臣亦思之,今后或可宽宥,重在教化,而非尽焚。”

王绾沉吟片刻,言道:“然则,陛下与廷尉斯,是否考虑过,此等举措,或有损我朝声誉?后世之论,虽多有偏颇,却也反映出民心所向。”

冯劫接言:“陛下,臣以为,政策当适时而变。如今大秦已立,民心渐定,是否可考虑放宽限制,以德服人,而非以力压人?”

蒙恬则道:“陛下,边疆之地,民心未定。臣以为,于边疆,仍需严法以维稳。于内地,可逐渐放宽,以示宽仁。”

嬴政点头,眼中闪过思索之光:“诸位所言,朕已了然。朕将深思熟虑,以求国策之最优。但朕亦需强调,无论何时,维护帝国安全,稳固民心,乃首要之务。”

嬴政沉吟片刻,还是抱有侥幸心理,问出了那个问题:“徐福、卢生等方士之事,朕心有疑虑。他们承诺的长生之道,究竟是否真实?”

蒙恬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臣以为,长生之说,多为虚妄。方士之流,多以骗术取信于人。徐福东渡,实则一去不返,卢生等人亦无真才实学,皆为欺君罔上之徒。陛下英明,应明辨忠奸,勿为虚妄之说所惑。”

王绾轻咳一声,谨慎地说道:“陛下,诚如蒙将军所言,世间长生之说,往往只是幻梦一场。据后世人言,服用丹药者,鲜有得偿所愿。臣闻,丹砂之中含铅汞剧毒,长期服用恐伤身害命。陛下龙体安康,天下苍生之所系,切不可轻信旁门左道。”

冯劫也跟着婉转劝说:“陛下,后世亦有猜测,陛下多服丹药导致身体虚弱…若不服用丹药…或可长寿安康。”

嬴政闻言,面色凝重,眼神复杂,似有不甘又夹杂着深深的懊悔。“诸卿所言极是……”他缓缓坐下,神色疲惫,“看来,朕确实过于执迷,竟让这等妄语左右了心智。后世所言,或许并非全无道理。但朕身为始皇,开创大秦基业,岂能因一时迷惑而自毁长城?”

嬴政最终点了点头,目光锐利:“朕一统六国,非为虚名,乃为天下苍生。后世之评,朕不甚在意,但朕之举措,必当谨慎。自今而后,对于方士之流,朕将严加甄别,不再轻信其言。”

随后,嬴政转向李斯:“李斯,方士之事,朕心有悔。彼等言之凿凿,却终未得仙药。朕之误,在于轻信,而非重法治国。”

李斯躬身:“陛下英明,非臣所能及。臣愿效犬马之劳,助陛下辨明真伪,以策万全。”

“扶苏……”嬴政的目光远去,似乎在回忆与长子的点点滴滴,“后人言其有仁者之心,朕却未曾理解。他那番言辞,朕当时只觉忤逆,如今想来……”

蒙恬上前一步:“陛下,扶苏公子之言,实则出自对帝国百姓的关怀。其时,边疆未稳,内政需定,公子忧虑法治过激,恐伤人心,此乃远见。”

王绾补充道:“陛下,后世之言,虽有对陛下之举的非议,但亦有理解之声。如‘儒生误国,始皇未尽灭,这可能是他最大的错’。此言虽刺耳,却也提醒我们,平衡之道,方为治国之要。”

嬴政沉思片刻,缓缓点头:“诸位爱卿所言,朕已明了。焚书坑儒,或确有失之过急。然国家大事情势,不容朕有半分迟疑。后世评议,朕亦需反思。扶苏之言,朕将铭记于心。”

他顿了顿继续道:“诸位爱卿,大秦之兴,非一日之功。朕深知,国策需随世事而变。往后,朕将重新审视焚书、坑术士之策。于边疆,仍需严法。于内地,将渐开禁,广纳贤才,以德化民,以法治国。”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查看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