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首页 > 言情 > 华娱2004:从网络神曲开始 >31 章 我送汪锋上头条 (求追读)31(1 / 2)
  • 手机阅读本书

31 章 我送汪锋上头条 (求追读)31(1 / 2)

结束对汪锋的采访,8周刊如获至宝。

连夜赶稿,加班加点。

将汪锋这句“小小夜曲可笑可笑”放在了封面。

大大的字眼,配上他不屑的笑容。

像极了电影中的大反派。

不出杂志社所料,这篇采访带来的话题效应非常大。

随着《夜曲》的爆火,征服各大音乐榜单。

加之星工厂的宣传造势,李飞这个刀郎第二重新被媒体放到聚光灯下。

尤其《秋天不回来》连续在榜两个多月。

街头巷尾随处可听到“就让秋风带走我的思念”的铃声。

已经有记者给李飞冠以“彩铃小王子”的光荣称号。

就在当下他风头正劲时,8周刊的这篇文章堪称大胆之极。

瞬间吸引了众人目光。

杂志被一抢而空。

当然,汪锋的这番回答。

诸如“国内流行文化流行音乐悲哀”“农村包围城市”“李飞音乐和歌词非常一般”等,本身也是爆论。

哪怕只是看文字,就能感到他脸上那股优越和不屑。

就差指着李飞的鼻子骂他土,听他歌的人更是土。

彻底点燃了舆论。

首先不满的自然是歌迷。

他们认为自己被汪锋冒犯了。

几个论坛和贴吧里,骂声四起。

“??汪锋这是什么意思,难道不听他的歌听了李飞的歌就是土,就低人一等?”

“老子听歌罢了,无缘无故就成了农村人。”

“只能说汪锋飘了,忘记自己当年干的烂糟事有多恶心。”

“呵呵,一个抛弃队友的人,他的人品可想而知。”

“不就是鲍家街的叛徒嘛,叛徒神气什么。”

“就是,现在在采访时人模狗样指点江山,装的多牛逼似的,当初为了出名直接把乐队其他人都甩了。”

“他妈的,这个叛徒反而还鄙视咱们,你也配。”

“呸呸!”

无疑,在这些人眼里。

汪锋有点倒翻天罡。

抛弃乐队其他人独自签约,忒不地道了。

不光当了叛徒,还敢反过来居高临下教育大伙。

凭你也配?

部分歌迷是单纯反骂回去。

而有一些人则驳斥汪锋所谓音乐性、雅与俗的观点。

“说夜曲没有音乐性,牛逼!”

“这厮口气这么狂,连夜曲都入不了他的眼。”

“几个菜呀喝成这样?”

“估计在他眼里,其他人全是乐盲,只有他懂音乐。”

“不就上过央音么,嘚瑟个啥。”

“成天牛逼哄哄,不知道的还以为自己是联合国秘书长呢。”

“所谓的专业,不过如此。”

“流行音乐都是下里巴人,装什么阳春白雪。”

嘲讽的声音,此起彼伏。

稍微学过一点音乐的人,都很无语。

汪锋这个评语,着实逆天。

说《夜曲》没有音乐性,你怎么敢的。

岂不是睁眼说瞎话。

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

哪怕你说它音乐性一般,也不能说没有。

各家娱乐媒体,都无法否认。

所以,汪锋开始遭遇到了舆论的反噬。

《京城娱乐信报》的评论指出,“汪锋嘴里的音乐性,究竟是什么?”

文章的标题还算客气。

不过内容逐渐展开,就不大客气了。

最后一段总结更是提出疑问,“这番观点终究是他专业素养的评判,还是个人好恶的随意论断?”

虽说用的是问句,但读者能够从评论中看出偏向。

《当代歌坛》特别邀请了一位毕业于央音的音乐人,对李飞的《夜曲》进行剖析。

这位音乐人盛赞《夜曲》的编曲。

直夸前奏非常抓耳,很有《七里香》的感觉。

虽然文字上看起来是“肖邦、钢琴、夜曲”,但整首歌李飞并未借鉴、引用、模仿任何肖邦和肖邦夜曲。

而且在整首歌中其实作为主乐器的,是吉他。从前奏、主歌、副歌、结尾当中,都担当着主要渲染氛围的乐器。

除了作曲,李飞的词很有化景意向,十分唯美。特别在学生群体中,无不留下惊为天人的震撼。

最后赞扬了李飞作词凄美却不矫揉造作,不堆砌辞藻,也是当之无愧的鬼才。

当代歌坛的这篇文章,评价极高。

旗帜鲜明夸赞李飞和夜曲。

即使没有说汪锋一个字,可分别从“词”“曲”两个方面论证了所谓的音乐性。

驳斥了他的观点。 支持李飞的声音逐渐壮大,汪锋忽然成了众矢之的。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查看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