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阅读本书

第 48 章(1 / 2)

  知青们收拾东西准备回城的时候,乡亲们都自发相送。

  老一批的知青,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了数十年,年轻一些也跟着乡亲们相处了两三年时光。

  回城的心是激动的,但同样也是不舍的。

  初心早早准备好了路上吃的干粮,给每人都送了一份。

  知青们跟初心都比较熟悉了,临走前,都给余安安留了一份礼物。

  这一走,就是天南海北各奔东西。

  高考恢复以后,时间好像过的特别快,随着首个实行联产承包制的成功,渐渐地这股春风又吹向了全国各地的村庄大队里。

  1981年,泉山公社下的各个大队也开始了分地政策。

  老余一家承包了十五亩田地,除了五亩水田外,剩下十亩都是沙地。

  都知道沙地结不出粮食,所以每亩地需要交的粮食也很少。

  但乡下人承包田地,不就是为了粮食?

  乡亲们都劝老余夫妻想清楚,辛苦一年,要是地里什么都不结,白费一年功夫不说,下一年的口粮又从哪儿来呢。

  老余夫妻心里也有点打鼓,但谁让这是他们儿媳妇的主意,就算不理解,却也还是把沙地给承包了下来。

  第 48 章

  虽然初心跟着大队里集体劳动也学了一些种地的经验, 但比起老庄稼把式来说,还是不够看。

  余父和余母也都是上了五十岁的人了。

  要是像村里其他人一样承包旱地,每年种麦子、棉花、油菜, 累不说也挣不到几个钱。

  许多乡下的老人家为什么上了年纪身体上就各种疼痛, 就是以前干活太辛苦,遗留下来的病症。

  初心还指望二老多活二三十年, 也能多两个人疼爱安安。

  女儿余安安今年七岁了, 原本是想去年就送到镇上小学去念书。

  可从榆树村到镇上要走半个小时的山路,余家二老认为孙女太小,起早摸黑走山路不安全, 就说晚一年再去。

  初心倒觉得还好,村子里有许多孩子都在镇上念书, 来回都有个伴儿。

  可老人家总是更溺爱孩子一些, 觉得那些孩子比安安都大, 怕不带她玩, 干脆等隔壁吴婶子家的大孙女一起。

  吴婶子家吴月娟比安安小一岁, 俩人从小一起玩到大, 要是能做伴儿一起上学,也能让人放心一些。

  分完地, 榆树村的老老少少就开始忙碌起春种的事情了。

  五亩的水田全部种上早稻,剩下的沙地则先翻过一遍, 用发酵肥先肥一遍地。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查看目录